改革开放四十年余年,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为世界各民族摸索出一条走向成功的新路,回首党史百年,我们身边许多同志用勤劳和智慧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为世界人民趟出一条更宽广的新路。今天我要记录的是,在矿山选矿事业上高级工程师、选矿“老中医”,坚决“走出去”,践行“一带一路”的共产党员宋国顺同志的故事。
探索国际一流选矿药剂生产
如今,从公司崭新的现代化技术中心门前经过时,还会有人想起,这里曾经只是公司的一间十几平方的化工实验室,几台机器占据着大部分空间,其它能够让人瞩目的是窗台上、桌子上摆放的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固体或液体试剂。大家更多的是聊起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位我们的榜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宋国顺。记得当时的他,穿着有些不修边幅,不高的个子,一头短发,搭配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这些成为了他独特的标志。一台台破碎机、球磨机、浮选机、合成反应釜……成了他的亲密伙伴。他已然把实验机器那刺耳的轰鸣当做悦耳的旋律。工作中,他时而一动不动地盯着机器内的试验药剂许久,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摇头自语,时而飞快地跑到天平边,称量出一些粉末倒入机器,然后一动不动的看着那台机器;就这样,反反复复,他和研究所的组员们,在这没完没了的旋律中,每年都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新型的浮选药剂和适应矿山的新工艺方案;每年都要申报或完成了一两个集团科技项目、几个技术专利……他对工作的执着这股子劲儿让有些人不解的说:“人啊!最怕的是一条路跑到黑,老宋这是学傻了,谁好人能整天不出来,关在小屋里,没白没夜的与这些实验设备和各种药剂为伴。”
过了不久,一件让全厂人记忆深刻的事堵住了一些同事的嘴。那一年工厂与外商签订了半年几千吨的丁基黄药的预售合同,当听说铁岭药剂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生产选矿药剂企业,外商在洽谈中额外提出一条,要求质量要高于国际标准一个百分点。这笔订单当年对铁岭药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全厂欣喜的仿佛看到了硕硕果实一样时,生产部门却被外商苛求的产品质量高于国际标准的那一个百分点难住了。如此生产,势必造成一大批达不到这百分之一标准的“不合格品”,形成“不合格品”批量积压。不接这笔大单,既看着这要到嘴的蛋糕溜到别人餐桌的不服,又有着被称为选矿药剂“鼻祖”的铁岭药剂也有无法承接的订单而背负的羞辱。公司领导及各部门面对着这个诱人的大蛋糕却成了烫手山芋的境况而难以取舍。
就在这最关键时刻,研究所副所长宋国顺主动找公司领导,信心满满地说出如何生产出高于国际标准百分之一的批量丁基黄药生产方案。他和同事一起在实验室进行多次试验,通过调整原料配比,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生产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宋国顺的指导下,生产部门按试验方法迅速投入生产,竟完美批量的达到外商要求,实现了超国际质量标准完成出口销售的首例,使公司进一步牢牢地占领了国际市场,为中国选矿药剂产品标准打牢了基础,铁岭药剂同样光荣的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选矿药剂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单位,中国选矿药剂产品标准起草的主要单位。宋国顺参加了《25号黑药》等七项选矿药剂标准的研制。参与了铁岭药剂研发新产品十余项,大部分都已实现成果转化。新研制的TW-705和T-205药剂得到了矿山的充分认可。TW-705近三年取得了2000多万元的利润,《TW-705捕收剂的研制与应用》和《高效环保铜钼混合浮选新型捕收剂的研制及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TW-705被评为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为铁岭药剂公司荣获2020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做出重要贡献。
当好服务矿山的“好医生”
改革的大潮使许许多多国内选矿药剂企业成为与铁岭药剂竞争的对手。客户已经不光寻求超高标准、高质量的药剂产品了,更考虑适应其矿石浮选的药剂使用方案与方法,从而达到更高的回收率和精矿质量。已成为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的宋国顺同志亲眼见证了在激烈竞争中,铁岭药剂的市场形势由卖家市场向买家市场的转变,意识到想要铁岭药剂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在实验室中闭门造车已经不行了。
于是,宋国顺毅然走出实验室,依据销售部门提供的信息,奔向全国各地的大山深处,与矿山、浮选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在积极推销公司产品的同时,与客户探讨药剂使用方法和浮选工艺方案;同时,努力探索浮选药剂领域的应用空白以及浮选工艺条件的更新等等,把工作拓展到矿山中去。在售后服务中,宋国顺深入用户浮选一线,根据各企业的矿石性质及设备配置的不同,与矿山生产部门探讨药剂的适用性,考察现场工艺条件、药剂品种与用量、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与探索。为了全面掌握公司产品适用性能,他常年奔走于偏远深山、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高原沙漠等地,与用户企业同吃同住,可谓风餐露宿,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书写着一首首铁岭药剂与用户企业的雨水之情。记得有一次,位于青藏高原上某浮选厂,海拔4000多米。这是一家新投产的选矿厂,之前从铁岭药剂购买了一批产品,但使用过程中效果非常不理想,本来是高品位矿石,浮选回收率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多。客户直接怀疑铁岭药剂的产品有问题,销售多方沟通未果,客户要求全部退货。在紧要关头,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的宋国顺以共产党员的坚毅性格与品质,简单的打理一下行装就出发了,到了该浮选厂,他直奔生产现场,用自己多年走访客户积累的浮选生产经验,与矿方的技术人员、干部及工人一起,从矿石性质、操作技巧、设备运行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细致入微地研究,并在现场直接参与到浮选操作中,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夜晚寒冷刺骨的风吹没有能够打动这个东北汉子的意志。十几天的跟班作业不但找到了症结,证明了铁岭药剂产品过硬的质量,同时还为客户快速培养出了一批严谨的操作工人,并规范了现场浮选药剂正确使用的操作规程。宋国顺临走时,那家公司老板用当地最高礼节与他辞行,恳请他如果愿意在那里工作,将可以给出高新待遇。宋国顺依然用那坚毅的谈吐回答对方:“高原很美,但留不住我,因为我的理想在铁岭药剂。”。通过这些现场实际工作,更加巩固了铁岭药剂的“矿友”品牌;同时,他也得了一个“选矿老中医”的美名。
坚决执行“走出去”不动摇
当时光转入到2018年,此时的铁岭药剂蒸蒸日上,销售规模、销售领域不断扩大。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集团公司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抢占国家资源坚决践行“走出去”的理念成为铁岭药剂最大的奋斗目标。公司领导再一次将重担压在了宋国顺的身上,之前只是在地图上摸过南部非洲那片土地,已过知命之年的宋国顺开始犹豫了,年过八十的老母亲身体问题、大学毕业的女儿工作悬而未决等问题均成为了他挂念的焦点。但当公司领导找他谈话时他的回答依然是那样的铿锵有力:“没说的,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让我去哪里,我一定会背上行囊就出发。”
来到南部非洲的陌生国度赞比亚,宋国顺真正的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生活的贫穷与矿藏资源丰富的巨大反差,也筑牢了他大干一场的决心。当从赞比亚基特韦地区一座横亘在面前,在千万吨冶炼炉渣旁走过时,他仿佛看到了一片躺在面前的铜金属矿石。经过勘查和试验,对冶炼炉渣铜金属矿物浮选回收工艺进行细致的研究,又一次有了充足的信心,将现有的炉渣浮选在药剂使用、工艺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进,回收率将有很大的提高。从2019年开始进行研究,并于2020年申报获批为中色集团科技项目,现正紧张进行中。远在万里的宋国顺在给老母亲打电话时语言依然是那样的简单朴素:“老娘,别担心,这里一切都好,就是能够一起说话的人少了,倒是使我节约出更多时间工作。”
路在脚下,不忘初心。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宋国顺以一位科技工作者、选矿“老中医”的身份,在非洲大陆,践行“一带一路”,为打造铁岭药剂“百年老店”在坚持着、努力着、奋斗着……
人物简介:宋国顺,男,汉族,铁岭选矿药剂有限公司迈特选矿技术(非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65年7月出生,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该同志,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选矿生产实践和选矿药剂研发、选矿工艺研究与设计、矿山生产管理、选矿药剂标准制定、国内外选矿药剂产品推广与应用、药剂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多项科技研发技术荣获国家和省市表彰,2014年被评为铁岭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7月被铁岭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